揭秘:是什么让撒哈拉的骆驼疯了

在这个世界的有些地方,太阳公公表现的有些暴躁,每天烧红了一张脸炙烤着大地。大树、小草和鲜花觉得那些地方都太干燥了,口渴的时候也没有水喝,所以就不愿意在那里生活。没有了植物作屏障,风吹着无家可归的沙粒聚集到了这里,久而久之就成了沙漠。

所以,在很多人眼里沙漠和“不毛之地”大概是划等号的。但其实,看似贫瘠的沙漠中也产生了许多的文明古国,如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尼雅古国、楼兰古国,撒哈拉沙漠的埃及古国……沙漠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,难怪三毛被它深深的吸引——“不记得哪一年,我无意间翻到一本美国《国家地理杂志》,那期书里正好介绍撒哈拉沙漠。我只看了一遍,我不能解释的、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,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的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天地。”

【沙漠的优雅标签】

《撒哈拉的故事》这本书记录了三毛在撒哈拉生活的故事。沙漠中居住的人,他们的无奈、他们的艰辛以及生活缝隙中的点滴温情……给世人眼中粗犷、贫瘠的沙漠贴上了温暖、优雅的标签。

“对于沙漠的居民而言,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。看着哪些上升的烟火,觉得他们安详得近乎优雅起来。”

【撒哈拉的狂欢】

沙漠里缺少水,但从不缺少快乐。在上一个冰河时期撒哈拉还不是一个沙漠,后来的人们在沙漠地带发现了大约有3万幅古代的岩画,描绘了撒哈拉曾经的生活。

快乐有许多种方式,许多年后的撒哈拉人仍然延续这这种精神,每年12月份沙漠边缘的杜兹镇就会举行盛大的联欢节。身披盔甲的壮士横枪立马的在最前开路,沙漠中的威武将军——骆驼组成队列紧随其后,最后面是身着民族服装、表演民族舞蹈的妇女和儿童。这样一个开幕式预示着联欢的正式开启。

骆驼赛跑在当地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“麦哈里”,没看过这个比赛的人别再说你了解骆驼!或许大多数人的眼中骆驼是安稳、迟钝的乖乖仔,但别忘了“时势造英雄”这句有道理的古话。在你追我赶、一决高低的赛跑表演中,骆驼弃一贯的形象于不顾,像插上了翅膀一样向着终点飞去。

骆驼赛跑结束后会举行一个叫做“法尔加维也”的活动,两只经过专门训练的共骆驼格斗!没错,这里的骆驼胆大包天的COS了斗牛的角色!当两头势均力敌的骆驼碰到一起,在雄性激素的指挥下彼此疯狂的嘶吼、追逐,头顶着头、脚踩着脚、脖子缠着脖子,这时候骆驼的主人看不下去了(毕竟在沙漠里一匹骆驼还是很贵的),这时候他们就会上前把骆驼分开。沙漠这个世界的动物缺乏多样性,骆驼这个群体坚强的把联欢活动推向了高潮。

除此以外,联欢节还邀请一些传统手工业艺人前来献艺。用突尼斯国旗两种颜色和两个标记装饰的乐鼓不停地发出和声,同人民的欢呼声、助威声交织在一起,入夜后人们围坐在篝火旁,一边观赏阿拉伯舞蹈,一边品尝烤羊肉的味道,快乐的简直要“飞起”!

1、每年12月份撒哈拉联欢节就会在沙漠边缘的杜兹镇举行,这个盛会上骆驼简直是“性情大变”;

2、沙漠其实有另外一个样子,除却干旱、贫瘠,它其实以无尽柔软的细沙包裹了绵延不仅的快乐和温情。

编辑/郝大当家